曾仕强教授作词的这首歌,原来写尽了人生大道
发布日期:2024-10-06 15:22
来源类型:胡锡进 | 作者:Kaneko
【494949澳门今晚开什么】 【2024新澳免费资料】 【澳门结果+结果2023年】 | 【澳门金牛版正版资料大全免费】 【新澳开奖记录今天结果】 【2024年新澳门王中王资料】 【管家婆最准一肖一码】 【新澳彩开奖结果查询】 【新澳六叔精准资料大全2024】 【4949澳门免费资料大全特色】 【2024今晚澳门特马开什么号】 【下载天天彩票快3 app】 【2O24澳彩管家婆资料传真】
初闻不知曲中意,再听已是曲中人!
我们要把道当做一面镜子,调整自己的德行。你有什么欠缺,向哪里去改善?向正道,而不要偏离。
「曾仕强每日箴言」
我们敬爱的曾仕强教授和小儿子曾以仁老师,曾一起作词了一首名为《上善若水》的歌,让人看后,不禁陷入沉思和省悟。
歌词如下:
道常无名,祸福相依。上善若水,依道而行。顺其然,心无牵挂。知其然,喜悦人生。人生浮华不奢求,喜乐常在乐陶陶。滚滚红尘莫回首,轻松自在乐逍遥。人从道来又道去,离开大道妄自然。
看似简洁的几句歌词,却把人生和大道的关系做了开示。
今天,我们结合曾教授著述,来解读下这首让人醍醐灌顶的歌曲,希望大家都有所得,更好地去体悟践行。
1
道常无名,祸福相依
老子说:道常无名。“道常”,指道的常规、常质,倒过来就叫常道。
常道是没有名字的,但偏道是有名字的,所以不能说道完全没有名字。
如果讲本体的话,道是没有名字的,可是讲道的作用就开始有名字了。
所以,我们一定要把道体跟道用分清楚。
有人就有疑问了:不是说不要分吗,怎么还分呢?
老子一再告诉我们,分是不得己的,要勉强来分,为了做研究而分,为了说明而分,而且要适可而止,不要养成分的习惯,什么都要分,就糟糕了。
事实上,我们经常是要分的。因为人有了身体以后,自然就分了。如果回到道体,没有身体,也就没有分了。
所以,老子说:祸兮,福之所倚;福兮,祸之所伏。
祸福是变动的,现在看起来是祸,不久之后会发现,原来是福。现在看起来是福,过后才知道原来这是祸。
我们都知道祸福是会变动的,但是谁都不知道祸福是怎么变动的。
“福兮,祸之所伏”,福跟祸是互相依附的。
你根本看不出来,害你的人原来是你的贵人,对你好的人原来是你的仇人。
等到你完全明白了,都已经时过,挽回不了了,要怪就怪自己不好好修道。
2
上善若水,依道而行
《道德经》第八章开篇就说:上善若水。
就是告诉我们人应该修道,但是修道要有一个榜样。这个榜样就是水,我们应该向水学习。
老子为什么说“上善若水”?
原因很简单,就是下面这句话:水善利万物而不争,处众人之所恶,故几于道。
“水善利万物而不争”,“善”就是善于的意思;“善利”,就是利而不害。
“处众人之所恶”,人之所恶就是低下,水就喜欢低下。老子也提醒我们,低下没有什么不好,因为高低本来就是相对的。
如果人一定要高高在上,那基层的事情谁来做呢?
“人之所恶”就是人都很讨厌比别的人低下,可是水却往低处流。往低处流,不叫下流,它是冲走一些污泥,这不是好事情吗?
“故几于道”,“几”是几乎的意思。
“故几于道”,就是几几乎乎接近于道,但不能解释说水就等于道。水是道很好的象征,这样说才比较妥当。
水,很善于无私地帮助万物,无私地利于万物而不求回报,它没有说你用它,就要收你多少钱。
至于水费,那是人在收,不是水在收。水把船渡过去,若收费也是人在收,不是水在收。
人利用水来收钱,那是人的事。人要争水道,要把水圈起来,不让下游用,这些都是人的事。
水本身是不争的,它只有一个方向,即低的地方,它就流过去,仅此而已。
老子不仅用水来象征良好的德行,还把水看作是“道”的象征。
所以说我们要学习水的“道”性,以道而行。
3
顺其然,知其然
《道德经》中说:“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”。
“道法自然”,不是说道效法自然,而是说道就是自然。我们必须顺应自然的而生存。
但是有一点要清楚,作为人,如果凡事只听其自然,任其自然,那就和动物没有两样。因为听其自然,就是顺应本能了。
只有尽了人事而听天命,心无愧疚,才叫顺其自然。
然而人的苦恼、忧愁、愤恨,大都来自于尽了人事,还偏颇于得失心。
顺其自然,是接受缘生缘灭的自然法则,抱持“万般都是缘”的心态,一切随缘就好,就是要顺其自然,为所当为。
但人超过五十岁,到了知天命之年,就不要太去想自己要做什么,因为自己想,不如老天替你想。
老天对你安排什么,你就做什么。
所以,知其然,不知其所以然就叫自然。知道我该怎么做,但为什么要我这样去做?也不必这么辛苦去了解。
了解的我就了解,不能了解的就随它去。这样才能有一个喜悦的人生。
4
浮华不奢求,红尘莫回首
《道德经》里说:有生于无。
而我们往往注重看得见的东西,其实有形的东西最终也都会化于无,看不见的东西才更重要。
《道德经》又在第十二章说:五色令人目盲;五音令人耳聋;五味令人口爽;驰骋畋猎,令人心发狂;难得之货,令人行妨。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,故去彼取此。
“圣人为腹不为目”,圣人不是顾着吃饱肚子,而是寻求内心的充实。“目”,指外界所有的东西。
什么叫圣人?老子说就是内心安宁、平静,不受外面的引诱、惑乱的人,因此他不为目,不为看见的那些东西张罗,甚而拼命。
所以说,做人做事不要站在社会的世俗面,不要处于表面形式的花样,一天到晚想自己能得到什么好处和功利。
一个人去掉那些很浮华的、很形式的、很表面的东西,真正拿到实实在在的、很敦厚、很笃实的道,然后就可以遵道而行。
因此,滚滚红尘皆是修行的道场,用我们有形的身体,来修养我们内在的品德。
所以,《易经》里说,一切发生的都是好事。何时何地都是在给予我们修德的机会。
凡事已过,都不要去回头后悔,重要的是吸取教训,导正自己的思想认识,从现在做起,一步步改正,修德才要紧。
5
人从道来又道去,离开大道妄自然
《道德经》说: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。把中间那几个字省略,就是“道生万物”。
“道”是天地没有生成以前就存在的东西,叫作宇宙万物的总根源。一切都是“道”生出来的。
那老子所讲的“道德”是什么呢?
道是宇宙万物的总根源,是本体,永恒存在的。
可是,道既看不见、摸不着,也听不到、闻不着,那怎么办?很简单,就是从人的行为来看。
所以老子说,道之在天地叫作道,在人身上就叫作德。每一个人身上都有道,没有道,人就活不了。
既然有道,就看要不要把它发扬出来。
我们每个人,都是从道中来,最后也会回道中去。
如果我们表现得合乎道的要求,那么就叫上德;如果表现得不合乎道的要求,那就叫失德。
道不分上下,没有好坏,但是德一定有上下,一定有好坏。
因此,我们要把道当做一面镜子,调整自己的德行。你有什么欠缺,向哪里去改善?向正道,而不要偏离。
每一个人都要记住,我们一生都是要走正道的,这样才会心安理得,才会平安顺利。
换句话,如果从生死的角度来说,人生只有一个目标,就是求得好死。
人来到这个世界上,是要追求圆满的。
通过不断地改造自己完善自己,弥补自己的不足,完成自己此生的功课,最后心安理得地离去,开始新的轮回。
总之,大道至简,往往简单的几句话,就能点明人生的至理所在。
敬爱的曾仕强教授用尽一生心血,来正本清源,讲清了中国人的道理,给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的文化财富。
而这些智慧,最重要的是要我们在一言一行中,去践行体悟。
否则就会一知半解,不能内化于心,透通它更高一层的不言之妙。
本文策划:贾欧
本文内容:曾教授著述汇编
长泽奈央:
2秒前:“福兮,祸之所伏”,福跟祸是互相依附的。
长岛雄一:
4秒前: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,故去彼取此。
彼得·博格丹诺维奇:
6秒前:顺其自然,是接受缘生缘灭的自然法则,抱持“万般都是缘”的心态,一切随缘就好,就是要顺其自然,为所当为。
游学修:
1秒前:也不必这么辛苦去了解。